目前分類:職場心生活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所上的學生請我以所長的名義錄一段話給畢業生,我記得去年是提醒學生們:
#每一件發生的事都是最好的

今年在我腦袋瓜裡流轉的,是要提醒學生:#熱情與方法的正向循環

 

一件事情能否做好,就是靠熱情和方法這兩大要素。

初踏入社會的年輕人,需要對所從事工作的熱情,也通常有著這樣的熱情。

但如果不懂工作的方法,就很容易因為挫折感而消磨了熱情。

工作的方法可以再分成兩部份:做事和做人。

理工科的學生,尤其是能夠從交大畢業的,本質學能都有一定的程度,因此做事的技能是有的,但卻往往很容易輕忽了做人。

 

做人其實不難,不是要以委屈求全的態度來行事,而是以 #心存善念 的態度來行事。

Bala的探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中的這段文字,是我多年前不知道該如何跟小女兒相處時,深受感動的一段文字。

生活小語_羅賓夏瑪 痛苦幫助我們.jpg

但我卻發現其中的最後一句話,原書的中文翻譯是翻成 "放棄我們已知且緊握的"。我覺得翻譯的沒有很好,因此將之改成 "放下我們已知且緊握的"。

 

放棄 與 放下,是許多人經常會搞不懂的。一件事究竟該不該放下它? 會不會其實我只是放棄了?

 

我是接受工程師養成訓練的人,因此我的工程師思維告訴我,遇到問題不能輕易放棄,一定要學會如何解決它。

但在這樣的過程,難免會出現痛苦的階段,不知道自己這樣做究竟對不對? 會不會其實有更好的方式?

 

剛開始當然會經歷不少成長的磨練,痛苦的機會多到不可數,單單是研究所碩士班時,為了解不出理論數學模式所需要的答案,我接連做了三個月的惡夢,每晚都是夢到在解題而解不出來。
像這樣的痛苦會關係到我能不能畢業,當然再怎樣也要堅持下去。

 

文章標籤

Bala的探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看到不少朋友與學生都經歷了工作量多到有些心煩的問題,也有人因此覺得年輕時的夢想似乎距離自己越來越遙遠。

這提醒了我回過頭來再看看自己,因為我的工作量一直不小,晚上及週末加班是常態。

 

但因為喜歡自己的工作,我並不覺得加班是辛苦的事。不過,兩個正在進行的研究內容受到越來越多的矚目,這雖是好事,卻也代表著工作量明顯的在近期暴增。

其實我也可以選擇拒絕各種邀約,輕鬆度過我再兩年退休之前的剩餘時光。
但這一向不是我對工作的態度,規劃提前退休,並非因為不喜歡研究教學工作,而是因為我熱愛的事情實在太多,我必須學會取捨。

 

我很喜愛的齊瑞爾大師在幾年前教會我一個道理:一件事若沒有真正完成它就退縮離開,以後還是會再面臨同樣的問題 (人際關係亦然)

 

所以基本上 “忙碌的心” 是不可能因為我退休或換工作就被改變的,而我也親身體驗過心境的轉換,不只可以讓心變得不焦慮,甚至還可以真正的讓工作量神奇的變少。

但畢竟任何的慣性要改變,除了頭腦明白箇中道理外,還需要不停的練習。

 

文章標籤

Bala的探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羞愧怯弱(20)的人,需要冷淡(50)的力量來支撐自己。

一個悲傷無望(75)的人,需要憤怒(150)的力量來釋放自己。

一個恐懼害怕(100)的人,需要勇氣(200)的力量,來向上提升,進入正面情緒,走向愛。

 

人的意識與振動頻率  

 

面對負面情緒的 勇氣,正是轉換到正向循環的關鍵。
 

每個情緒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重點在於覺知、接受並善用各種情緒。

否定你的負面情緒 並不能幫助你走入正面情緒,要讓身心靈更健康,你需要的是 保持在覺知的狀態,時時感受你的情緒,任其來、任其走。

當情緒能量固著不流動時,試著冷靜下來,思考一下你的情緒該如何進一步轉化?

Bala的探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早上去看了一家工廠,看到也聽到 不少人的無奈心聲。


我想無論各行各業,會在工作上出現無奈,多半都是因為無法清楚區隔出 人 與 事。

大家都知道人歸人、事歸事,美國人也很喜歡在工作時提到: nothing personal。

 

但因為人與事 經常糾葛在一起,當你自覺秉公處理了一件事,卻可能因為太鐵面無私,而讓對方感受到情緒上的傷害。

 

幾乎每個人都很重視 "奇摩子",當 "奇摩子" 不對時,人就容易情緒化,那麼你說的話做的事再有道理,他就是不想理會你、就是故意要和你作對。如果你的事能否成功剛好和他有很大關係時,事情當然就推不動了。

但太重視人的感覺,卻又會因此處處受限,事情一樣推不動。

 

那麼,處理事情的關鍵點究竟在哪裡?
我簡單歸納成四點:

Bala的探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因為老爺想借用我之前整理的投影片給學生上課,其中他最感到興趣的是人生九格,於是他給我功課,要我提供我現在與過去的人生九宮格給他。

人生九格的原型是2010年11月時,一位格友 鞋癡 (Luka)在網路上提供的,人生九格指的是人生的九個寄託。能夠填滿這人生九格,可以讓我們不致於因為少掉了其中一格,而失去生命的重心,也因此較容易在生命中找到平衡點。

我當時看了覺得很有道理,就試著填入,當時的紀錄如下:

2010.11.07

獨處思考、

探索生命意義

家庭婚姻

研究

閱讀

助人

教學與服務

學習成長

Bala的探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一位在職的學生來信,說他每天辛苦加班,雖然知道這樣將能因而獲得長官賞識,進而升職,但卻因此失去了陪伴家人,乃至自我進修成長的時間,幾年下來,覺得自己快被工作掏空了。

這讓我想到最近看的電影—『老闆不是人(HORRIBLE BOSSES)』,雖然是喜劇片,卻在笑鬧中道盡職場的辛苦。

 

 老闆不是人  

 

老闆真的都這麼不人道嗎?

憑良心講,雖然電影演得有些誇張,卻將人性描述的很好。

所謂的〝人性〞,也不過就是〝小我〞的表演而已。老闆不知道有小我的存在,因此要求他脫離小我的掌控,自然是很困難。

但是你卻可以做到,你可以善用小我,而不是被它所掌控。

你若想脫離〝不是人的老闆〞的掌控,自己得要先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也就是明白〝小我〞是怎麼運作的。

因為那真正掌控你的,其實不是老闆的小我,而是你自己的小我。

 

我建議學生重新檢視: 內心裡真正想要的是甚麼?

Bala的探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發現很多人不快樂、缺乏自信的因素都是來自於缺乏成就感

小時候,功課不好被父母和老師罵,因為缺乏成就感,所以悶悶不樂。

長大以後,工作上的成果沒被上司欣賞,所以有一搭沒一搭的做,生活缺乏生氣。

結婚以後,覺得自己努力的為家庭付出,但要不是被配偶批評,就是被公婆嫌棄,於是越來越沮喪。

 

這樣的問題會惡性循環,輕者每天鬱鬱寡歡,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憂鬱症。

 

 

 

你說: 我也想要功成名就啊! 可是就是不知道該如何進行?!

 

可是我覺得問題的根源不在於你不行,而是因為你認為自己不行

只要轉個念,知道成就()功成名就是不同的,事情會比較容易進行。

Bala的探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研究所學生從新生開始,我就會建立他們一個觀念: 老師講的話不一定對,所以不一定要聽。

 

不是我要鼓勵學生和老師唱反調,而是當前台灣教育環境下,很容易養成要不就是乖乖的從小聽老師家長的話,要不就是叛逆的不得了的小孩。

而乖孩子往往卻比較有機會讀到國立大學的研究所。

但是,這樣的孩子也常常會有一個很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繼續乖乖的當個聽指導教授話的人。

如此他們將因而失去了在求學階段最後一個學習獨立思考的機會。

 

我必須承認,還是有很多主導性很強的指導教授,希望研究生聽從指示,要求他們: 做就對了!

但是,這不是我的風格。

 

我喜歡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所以我很希望他們挑戰我的”命令”。

沒錯,在和研究生談研究工作時,我的確還是會以權威式、命令的方式指導他們,畢竟我累積了這麼多年的研究經驗,我懂得的事情,絕對比學生多。

 

Bala的探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學生遇到人生道路的抉擇點時,寄了一封email給我,想聽聽我的意見。

他退伍後同時獲得兩個工作,一個是高科技大廠的製程工程師,另一個工作則是考過了基層特考,即將分發到某縣市當公務員。

我先恭喜他獲得兩個在外界看來都是很理想的工作,再逐一說明這兩個工作可能的潛在負面點。

公務員是大家普遍認同的鐵飯碗,以前好像很輕鬆,現在公家機關服務品質提升了,常常有機會要面對不可理喻的百姓與上司無理的要求。

想升職等時,卻又往往需要強有力的背景,這種關說文化,越到鄉下地方似乎越嚴重。

 

這家高科技大廠是公認的累,我有許多學生在那裏工作,往往就算不輪夜班時,也要加班到夜半。

說到分紅呢? 現在高科技廠的分紅卻又沒有往年的榮景。

 

我最後提醒他,寫負面的資訊是要他事先想清楚。

但一旦決定從事那個工作後,就要開始正面思考。

 

按了 送出鍵,這才想到,我好像沒跟他說工作的正面思考是甚麼?!

Bala的探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