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參加了一個由雲林縣環保局主辦的PM2.5研討會,

前面的部份都很正常,也就是我經常參加的一般性的研討會,

但是到了最後的綜合座談時,開始有很精彩犀利的發言與對話。


坐位在我正後方的 葉光芃醫師 聽報告聽到一半,跑過來跟我說: 「你們真有耐性,這樣的報告還能聽得下去?!」

當時我聽了還一愣,想說: 這不就是環保界最典型的報告方式嗎? 有哪裡不對?

但當綜合座談一開始時,葉醫師馬上提供了答案: 這些都是很空泛的報告,缺乏如何達成目標的具體藥方。


有興趣聽看看葉醫師怎麼說的,請參考最下面的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1z4nDubCMg


我當時也坐在台上,但因為現場太熱鬧了,輪不到我說半句話。
當時台下關心環保的幾位環團人士一針見血的言論,應該刺激了不少環境工程專業的人,包括我自己。
而主席,也是我學姊的雲林縣張副縣長,則請台下的環團人士應該要少批評、多鼓勵環保界的同仁。

憑良心講,我覺得環團的批評內容雖然有時是帶著情緒的,但卻反應了最真實的現況,

他們可以說直接了當的 解剖出學環保的我們所不願面對的真相: 在這樣的現況下,我們根本解決不了PM2.5的問題


我也經常自問: 我是個學環保的人,卻因為追求經濟發展的集體意識當道,而解決不了環境問題。

那麼,我究竟該怎麼進行下一步?
這樣的想法,也是驅使我開始探索並推廣 "心靈環保" 的驅動力。

我知道有很多從事於環保工作的公務人員與協助他們的顧問公司人員,甚至是工廠的廠務、環安人員,都覺得在從事環保工作時,力不從心。


為什麼會這樣? 除了怪罪於政府太重視經濟外,還有甚麼是我們自己就可以自省改善的?

的確有很多人都很辛苦、做了很多事,但是 "109年無法讓PM2.5達到空氣品質標準" 卻也是個 連環保署都承認 卻不願面對的事實。


我們很努力的嗡嗡嗡,卻只做了瑣碎的事情,瞎忙一場。
然後在成為民眾的標靶,被無情的批評時,再因此感到沮喪。
(慧君老師留言補充說明:忙=心亡

11140290_10207930670165367_628789417750243993_n.jpg 

環團人士說的話的確是很尖銳,但如果沒有旁人來刺激,我們是否經常只是依照舊有習慣,進行沒有成效的事?
我們一再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中,無法跳脫。

當我們只看到來自於別人情緒化的刺激,卻也只引發出反彈的情緒時,我們是不會進步的。

這樣的我們 不但白白耗費力氣,還可能因此增加業力糾葛。

但若回歸理性層面,把來自於別人刺激的情緒化部分過濾掉,就會發覺到這些刺激正是讓我們將事情漸漸做好的關鍵。


有刺激才有進步,我們真正該做的是開始反省思考: 站在每一個不同崗位的我,該如何進行下一步,好讓空氣品質變得更好?

期盼我們能在每一個所經歷的事件中學習,從此不再只是無事瞎做工的嗡嗡嗡,而是能真正做 "功" 的小蜜蜂。



原文刊載於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79306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la的探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