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來和我討論他的論文計畫書,提到有些實驗覺得沒有做好,不想放入論文中,我請他再思考,並告訴他我自己的經驗。

我的博士讀了兩年又三個月,中間還包括生了一個孩子。
能讀這麼快當然是有些機運,我在美國的博士論文研究第二年時,因為老爺完成學業即將回台灣教書,我想和他一起回台灣。

而我的指導教授承諾,只要我把計畫完成、論文寫出來,他就讓我在老爺回國前畢業。

 

但做研究遇到瓶頸是常見的事,這樣做不通時,必然需要轉個方向進行。
而做了卻不通的實驗成果該怎麼辦?丟掉嗎?

只有兩年一學期時間能夠進行學業與研究的我,當然不願意浪費每個研究數據。


於是我依照自己的研究邏輯,像述說故事般,在投稿論文中,說明了我的研究過程中,怎麼做就會失敗,而如何就會成功。

在論文中敘述失敗的數據與方法,其實是很值得後人參考的,因為這樣可以減少後人犯錯的機率,我的期刊論文是這樣同時有成功與失敗數據而被接受的,但多數人都是習慣直接丟棄失敗的數據。

 

很有趣的,如果某些操作條件得到不好的成果是在我們預定的系統化實驗設計中,那麼我們會將之彙製成圖表,放入論文中。
但如果某些實驗結果並不如預期的成功,我們就將之丟棄。

 

因為沒有留下資料,後人就再犯同樣的錯誤。但如果將之好好整理,寫入論文中,它就成為有用的參考資訊。

 

這和人生不是很像嗎?
但我將近30年前就知道在自己的研究中該這麼做,卻直到最近這10年才很清楚知道,原來人生也可以如此比照辦理,於是我才開始在部落格中,分享自己的失落心情(失敗經驗)。

我們如果做錯了某件事,不再譴責自己,而是改為分享時,久而久之養成習慣,就會看到每件事都必然有其存在的意義,而我們也將因此不會再批評自己和他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la的探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