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冥想.jpg   

閱讀奧修的靜心冥想,讓我對靜心冥想有了新的體會,明白了靜心冥想不一定要靠靜坐來完成,也終於明白為何要靜心冥想:原來一切只為深入當下。

我很喜歡靜心冥想這本書,以下是我從中節錄,關於深入當下與時間關連性的一小段奧修開釋,它們給我很深的觸動:

 

 

不要追求你所不知道的東西,而要深入那些為你所知的東西;

不要渴望未知的東西,要深入「那已知的」,

如果你深入「那已知的」,你會無意中碰到通往「那未知的」門,

因為事實上「那已知的」是通往「那未知的」門,所以要深入。

 

比方說,你沒有辦法去追求那神聖的,但是如果你曾經愛過,那麼你已經知道愛,所以深入愛,

當你深入愛之後,在某一個地方,愛人和被愛的不存在了,然後那神聖的就會出現。

 

所以不要去追求那神聖的,最好去深入那對你而言是實際的,那為你所知的,那靠近你的。

不要走遠,從近處開始,我們是那麼的渴望走遠,以致於我們從來不走出第一步,它可以從近的地方走,而我們卻先要求走最後一步。

我們不能夠在開始的時候就走最後一步,必須先走第一步,第一步就是此時此刻,但我們卻顧慮到彼時彼地。

 

追求意味著在時間裡追求,追求是一個延緩,一個深深的延緩,因為追求總是在未來,它絕不可能在現在,你怎麼能夠追求此時此地呢?

此時此地沒有空間讓你追求,你可以「在」此時此地,但是你不能夠追求,所以那個追求的頭腦會產生時間,因為時間是需要的,唯有如此,你才能夠追求。

 

所以那些追求莫克夏(moksha: 解放,完全解放) 的人必須創造出輪迴的觀念。

更多的時間是需要的,一世是不夠的,需要很多世,唯有如此,在這一段時間裡,在這個時間所創造出來的空間裡,你才能夠移動。

如果你必須找到那絕對的,一個片刻是不夠的,當然,一世也是不夠的。

 

時間真的是欲求(desiring)的副產物,你欲求更多,就需要更多的時間,你可以用兩種方式來處理它:

一種就是去想像一世再一世,時間根本不會結束,這是一種方式----東方的方式,為欲求創造出更多的時間。

另外一種方式就是西方的方式: 更加意識到時間,在一定的時間裡做很多事。只有一世,所以你必須做很多事----很多很多事,在一個指定的時間裡,你必須去容納那麼多的慾望,所以西方變得那麼強烈地意識到時間,事實上,時間意識是西方頭腦最共同的特點之一。

 

但不管你是用那一種方式,當你欲求的時候,你就創造出時間,時間是第四度空間,它是空間的一種。

沒有時間,你的欲求沒有辦法移動,所以,任何欲求都會創造出時間與未來,那麼你就可以延緩目前這個片刻,目前這個片刻並非真正的時間,而是存在(existence)

 

所以,最好去深入那為你所知的、那對你而言是生活的東西,深入它,不管它會怎麼樣,深入它,不要停留在表面上,深入它,深入到它最終極的深處。

當你開始深入、開始潛入時,你會碰到一個不同的層面,它不是進入未來,它是深入現在,深入當下這個片刻。

 

 

在我去年12月初剛開始相信之後,發出了這樣的一個問號:為什麼相信神的時間點,剛好會是在我最忙碌的時候?

當時的我,擔心會不會因為工作,而無法兼顧內我神性的發展? 或是擔心因為內我神性的發展欲求,會不會因此影響到我的工作?

(看看我當時是如何的沒有活在當下,才會發出這樣的問題!)

 

結果在經過兩個月的工作極度忙碌期後,我的體會是:

只要用心做每一件我正在做的事,不要去想那還沒完成的,我的心就不會焦慮不安、擔心趕不上每一件工作的截止日期。

事後證明,我還是趕上每一件工作的截止日,而且完成得很圓滿。

我在工作時培養已久的專注力,讓我很容易在工作時處於深入當下狀態。

而只要一找到空檔,我就閱讀靈修相關書籍,那是我很重要的精神食糧; 無法閱讀和晚上睡覺前甚至睡覺時,就是我的靜心冥想時間。

 

我發現,工作和靜心是完全不衝突、甚且靜心可以讓你在工作時,感覺到一天的時間似乎不只是24小時。

閒暇時的靈修閱讀與靜心冥想,給了我工作時的支撐力量,使我比往年更沒感覺到那些還未完成之事的壓力。

 

唯一有影響的,應該是家庭吧!

因為牽涉到家人,我必須留意他們的感受,小心處理,隨時修正靈修方法。

但信仰與靈修是不可逆過程,我不可能因為家人或任何人而停止,我只能順勢而為,才能讓事情變得容易一些。

 

在這兩個月期間,工作與家庭生活,正好給我靈修的實際體驗。

物質世界的忙碌、爭執、矛盾與幸福感,與心靈世界互為彼此的鏡子,相互映照。

 

實相與幻象究竟是什麼?我總算有了比較清楚的概念。

這一切的發生真是美好,感謝宇宙萬有之神的安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ala的探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