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在 【心靈科學】臉書社團中分享了一部32個節拍器共振的影片:http://frlovestudy.blogspot.tw/2012/10/32.html
這讓我感到很有趣,於是分享到【教授充電合作社】社團中,詢問教授朋友們是否有人知道為何節拍器會共振? 然後一位朋友分享了這個 TED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SNrKS-sCE0
原來是因為下面有個正在晃動的桌子,使得節拍器"必須"跟著晃動走。除了對節拍器的解釋,TED演講者數學家Steven Strogatz 也以自然界的現象和倫敦泰晤士河上的一座橋(千禧橋)來解釋這個共振(同步)現象。
儘管Steven Strogatz解釋了為何節拍器會同步振動的疑惑,卻也同時也引起我的新問題:
宇宙間是否存在無形的大波動,如影片中的晃動桌子讓節拍器同步,引導著我們做出一些同步的舉動?
但很顯然的,這共振現象不是每個人都能同步接收,而是本身(的腦波?)需處於一個特定的狀態,才能引發出同步的思維(或靈感)。
我在很多年前第一次發表和二氧化碳捕獲(CO2 capture)相關的論文時,因為是當時全世界第一個以這樣的方式來進行的CO2捕獲技術,且似乎較原先傳統技術有更高的成本效益,所以在國際間(包括學界及業界)引起了不小的迴響。但有一個比我稍晚一些時間發表類似概念的論文作者,他在文章中提及我的論文,說他在引發構想之初並沒有看過我的論文。
我相信他說的,畢竟一個想法從開始到完成,總是需要時間,而且依著相同的靈感與技術概念,真正在落實執行時的方式總是會因人而異,因此我也很興味盎然的讀著這位來自中國學者的論文。
因為這樣的事情,同時也引發我的好奇心: 是否有不少科學家是在幾乎同步有了靈感,而開始進行類似的研究? 結果還真的不少,有興趣的人可以閱讀這篇 《關注神秘事件科學家研究「同步巧合」》(http://www.epochtimes.com/b5/15/9/2/n4518141.htm)。
這也讓我想到,所以或許創意的價值不在於靈感本身,畢竟靈感可能只是某人的天線比較敏銳,而接收到了而已。
但是讓創意實現的過程所付出的心力才是真正價值所在,也是我們必須尊重之處。
智慧財產權的意義就在於此,當某人有了一個(無價的)靈感,他為此靈感奉獻出他的心力,融入他的經驗,使其轉化變成一個對世人有益的作品(產品,專利...),這個在物質世界成型的東西(無論那是甚麼),就從無價變成可被創造者所定價。
這樣的思維模式當然還有很多可被討論的,或許有人會認為,靈感本身也可以被定價,畢竟一個人要有靈感之前,必須先付出心力,以各種方式調整自己(的腦波意識?),才有能力接收這個靈感。
你的看法如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