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性的流動

我們都在神性的流動中,要描述神性的流動,可以使用流體力學的兩種不同座標軸。一種是尤拉(Eulerian)座標,其固定原點,然後所有流動物質的位置都是相對於這個原點。這種描述方式提供一個平均值,我們看不到個別物質的表現。

若就神性的角度來看,尤拉座標很容易描述社會的集體意識與價值觀,而我們是其中一員,它能幫助我們不離世,卻可能使個體失去自我的自由度。

 

Bala的科學與心靈觀察角落_神性的流體力學    

 

另一個座標則是蘭式(Lagrangian)座標, 其座標隨時跟著單一物質的流動而改變,因此可以很精準的描述個別物質的變化,但卻因此看不到其他物質的流動。

 

就神性的角度來看,蘭式座標可以快速幫助單一個體識別自己的特質,因為它設定源頭就在我們之內,透過內在探索,我們可以很快的與神性源頭連接。但過於專注在以自我為歸依的蘭式座標時,卻可能出現無法融入社會,人際關係出現障礙的情況。

 

以上兩個神性座標,不管我們選擇那一個,基本上我們都是選擇融入其中,前者是 ‘我們’,後者是‘我’。

 

而做科學研究者(即使是社會科學亦然)最常選擇的方式,是不當主觀的 ‘我’ 或 ‘我們’,而是當個外在觀察者,客觀的觀察 ‘它’。站在神性修行的角度來看,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會陷入主觀意識中,缺點是缺乏互動性,不能用心去體會自己和別人的想法,不知道自己正在觀察的‘它’其實是自己。

 

一個人在生命的修行中很難三種方式並用,同時掌握 ‘我’、 ‘我們’、與 ‘它’,我們仍然可以只選擇其中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使用,但要切記此三者的存在,以及天地萬物都是神的展示與演化,每一個人事物都在他(她、它)當下最好的狀態中。因此我們尊重他人的選擇,允許社會上的人有多樣化的表現與言行舉止。

 

 

2.   人類意識的演化

人類個人意識的演化,都經過從[自我]發展到[人我]的階段,而後再逐漸發展出[神我(靈我)]最後進入 [超個人]階段。

 

   

  

 Bala的科學與心靈觀察角落_從學做人到成為神  

 

在進入[神我]前,每個人都必須先經過幾個必要的 ”學做人”階段,也就是 [身體我]、[情緒我]、[心智我]、[角色我]、[成熟我]、[心智整合我]的階段,前三者屬於非常自我的,發展到[角色我]以後,人類才可能會開始考慮到他人的立場。

 

 

  Bala的科學與心靈觀察角落_做人的階段

 

 

我們從出生開始即由下向上逐一發展每個階段,卻可能在發展過程中出了差錯,而出現各種可診斷、可自察或不自覺的病癥,這也是為什麼人會有身心問題,感到壓力、不快樂的原因。每個人都必然處於一個主要的意識發展階段,卻也不免會出現其下的意識階層的問題,同時也能夠呈現出或一窺其上的意識。

 

 

因此修行的第一步,一定是先把小時候沒處理好的身體與情緒、心智等問題先逐一調整。當下面的意識階段較為完整時,才有可能向上進入神性本質的發展階段,並且減少在[靈我]階段時,出現不必要的差錯。

  

 

而在人類集體意識的演化上也同樣遵循這樣的發展過程,至目前為止,依國家別的不同,地球上的集體意識大約是到了[心智我]與[角色我]的階段。

 

生態危機(不考慮他人與生態環境的立場)很容易出現在以[心智我]主導的社會中。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會有這麼多的環境汙染、會出現大埔事件以及洪仲丘事件的原因,因為我們台灣的集體意識是處於心智我的階段,我們過度的崇拜心智頭腦,以為科學、法制等高度的邏輯思維與智力的發展,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但現在 [角色我]的集體意識開始升起,並與之拔河。

 

 

 Bala的科學與心靈觀察角落_自我與社會生態的天平  

 

怎麼解決現階段的矛盾與爭執?

這可以從外在(集體意識)與內在(個人)兩個意識世界來著手。前者就是Eulerian approach,其從 “我們”來著手,後者則是Lagrangian approach, 其從 “我”來進行之。

 

先說明外在(集體)意識的方式:

因為[心智我](自我觀)是舊意識,要想推翻舊意識,當然需要靠新意識的拉抬,也就是角色我的發展。台灣的社會(環保)運動在這個階段出現並盛行,確實有其道理,因為”社會運動”就是[角色我]會做的事情。

 

處於角色我的人,有了同理心,願意為社會、生態環境盡一分心力,透過扮演[角色我]的人推動各種社會運動與環保運動,於外在世界可以與舊意識相抗衡,並將集體意識向上推,而使整個台灣的意識狀態進入[角色我]中。

 

另外還有一個從內在著手的方式,就是持續的內化自己的意識層次,專注在自己身上,透過向下處理自己在每一個較低意識狀態中的不足之處,讓內在的每一個意識層次都逐漸完整發展,而達成向上提升意識的目標。

 

在一個社會中,每個人所處的(主要)意識狀態有著很大的不同。但透過一個處在較高意識狀態的人的言行舉止,同樣可以慢慢轉化提升和他接觸的人的意識狀態。

 

 

3.   意識的階梯怎麼爬?

我們每向上一個階梯,就必然超越原來的,但卻包含它。

 

Bala的科學與心靈觀察角落_意識的階梯怎麼爬  

 

舉例而言,[身體我] 的建立位於意識的最下層,也是最應優先建立的 "我"。

 

當我們超越了 [身體我],來到 [情緒我] 時,我們不再癡迷的眷戀我們的身體,因為我們已經超越了祂,而是將 [身體我] 包含在內。

 

宗教裡面的出世觀沒有錯,但卻很容易被誤用,以為身體是臭皮囊,不必太在意。

 

我為什麼用 "祂" 來說明[身體我]?

因為每一個階段的 "我" 都是佛,都有神性。

同樣的,每一個人所處的意識發展階段都不同,但都是神的一部份,都包含在神之內。

 

我是佛我是神,你也是佛也是神....^^

 

推薦閱讀:

1. 萬法簡史肯恩‧威爾伯/著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05-11-11

2. 脈輪能量書Ⅰ:回歸存在的意識地圖奧修/著生命潛能 ,出版日期:2004-09-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ala的探索 的頭像
    Bala的探索

    Bala的探索

    Bala的探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